扶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渭南市总工会全力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纪实

   “感谢工会给我的帮助,不光给我的孩子上学送来学费,还给我找工作,真是太感谢了。”近日,渭南市临渭区一名得到帮助的困难职工到市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向这里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今年以来,渭南市总工会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因地制宜、精准帮扶、一户一策、分类实施”为帮扶工作重点,制定并印发《关于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精准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实施方案》《渭南市总工会关于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通知》。明确解困脱困总体目标:每年全市工会建档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人数达到25%以上,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确保实现2020年全市在档困难职工整体解困脱困目标。

  筹集资金深化“四季送”活动

  2017年,渭南市总工会筹集资金,进一步深化“四季送”活动。全市工会“双节”送温暖活动,共慰问困难职工5488户,发放救助金730.2万元;“金秋助学”活动,全市工会共筹集助学金413.4万元,帮助752名困难职工子女圆梦大学。

  针对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渭南市总工会开展了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活动,为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见习机会120人次,提供就业技能培训83人次,举办就业招聘会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1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780个,提供创业指导30人次,帮助落实就业扶持政策32人次,帮助其实现就业55人次。

  为让没有工作的困难职工能有一份工作,渭南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市妇联、扶贫办、残联等单位举办了2017年全市“就业创业援助月”大型免费招聘洽谈会,参会用工单位500家,提供就业岗位8000个,到会求职者12000余人,达成用工意向3617人,实现用工协议签约2956人。

  构筑全方位帮扶工作体系 

  渭南市总工会通过入户调查核实、充实完善档案、及时清理注销、核定帮扶对象四种方式,同时依据困难职工标准和摸排调查、本人申请、公开公示、认定录入,完善上报的建档程序,核实解困脱困的困难职工。对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中建档在册所有困难职工家庭走访一遍,确保不漏一户,摸清困难职工底数。开展工会干部“一帮一”活动,从市总主席到机关在编干部每人包联一名困难职工。

  按照“会、站、家”一体化思路,加快构建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帮扶工作格局,在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转型升级为职工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高新区工会工委、经开区工会联合会,各县(市、区)所辖乡镇,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职工服务站,所有镇办职工服务站要进驻镇办便民服务大厅,各企事业单位要有1至2名帮扶工作联络员。在全市工会形成以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为主旨的工会纵向帮扶网络,形成以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为载体的横向快捷帮扶系统,建成以物质帮扶、资金帮扶、岗位帮扶、法律援助、助学帮扶、医疗帮扶、协调帮扶为内容的全方位立体帮扶体系。

  为确保帮扶到位,渭南市总工会要求对困难职工精准识别,建立台账,强力推动“四个一批”。即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要通过纳入政府主导的积极就业政策、结对定向帮扶、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援助等方式,以就业创业解困脱困一批;对因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或没有落实相关社保待遇的困难职工,要推动将其纳入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做好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转移,以纳入社会保险覆盖一批;对因病致困返困的困难职工,要积极推动建立城镇职工大病保险制度,推动将其纳入大病保险和医疗互助保险,以大病保险保障一批;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职工,要通过推动将其纳入城镇低保制度、提高低保水平、加大工会帮扶救助力度等措施,以社会救助兜底一批。推行七天工作制和24小时热线

  为让困难职工真正得到帮助,渭南市总工会坚持“三制”:一是首问负责制,谁第一个接到求助,谁负责到底;二是办结回复制;三是办不了说明制,对辖区内所有转接、来电、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另外,还建立了值班制度,天天有留守,周周有值班,法定节假日不休息,职工维权热线12351保持每天24小时畅通。(记者 邰荣军 通讯员 李亚利)

  据《陕西工人报》

 

 

转载请注明: ob体育盘口 » 扶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渭南市总工会全力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纪实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