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80批次,涉及职工1728人,调处金额420万元……近年来,西安市碑林区总工会联合区法院、区人社局以及辖区企业,通过构建“工会+法院”“工会+人社”“工会+企业”的“1+3”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达成“协商调解为主,仲裁诉讼为辅”的共识,有效把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2月,此项工作获评“碑林区第二届‘十大法治事件’”。
“工会+法院”:不打官司,案结事了
2019年,西安市被确定为全国总工会和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试点城市。碑林区总工会作为全市此项工作的试点区县之一,于2020年7月联合区法院建立了“碑林区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这也开启了该区在多元化调解劳动争议领域的探索实践。三年来,工作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了由法院调解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专业律师等组成的50人专兼职工会调解员队伍,加大调解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大大提高了劳动争议案件调解效率。
工作室成立后成功调解的第一个案件是一起因用人单位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经驻法院的工会调解员组织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陕西某公司于调解当日一次性向员工王某支付20000元,碑林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王玉叶法官当即出具调解书予以确认。
与以往不同的是,碑林区法院不再对劳动争议案件直接进入审判程序,而是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委派给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调解,由工会调解员受理,进入诉前调解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模式下,劳动争议案件调解较之前变得更加快速有效。
“工会+人社”:关口前移,“赋能”维权
程某于2016年10月入职西安某培训公司。2021年7月,公司未按照实际约定支付程某相应报酬,并提出与其解除劳动合同。2022年5月,程某向碑林区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收到案件后,区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随即将该案件委派至区总工会、区人社局联合设在该院的“碑林区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工作室”,工作室迅速组织专业调解人员讨论案情并联系原、被告双方。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不在本地,为了节约当事双方路途和时间成本,调解员采取电话、微信视频等多种方式组织多轮调解,最终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培训公司承诺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在规定时限内付给程某被拖欠的工资奖金。
“以前工会调解不具强制执行力,调解后如果一方拒不执行,就无法保障协议的履行。‘工会+人社’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将仲裁的权威性、规范性和调解的灵活性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相当于为工会调解‘赋能’,让工会化解劳动争议更有公信力。”碑林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王远淑表示。
“工会+企业”:典型引领,溯源治理
2018年5月,投资超过10亿元的全球标志性高端时尚百货北京华联SKP成功落户碑林,为碑林楼宇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落户后,碑林区相关部门多次主动上门与企业人力部门进行对接,帮助其组建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并就用工管理、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深入座谈,从源头上预防劳动争议纠纷的发生,助力企业良性发展。
去年5月,碑林区总工会又积极与区人社局沟通协调,联合在华联SKP设立了“劳动争议金牌调解示范点”。目前,已帮助该企业规范了组织架构及工作规则,指导其拟定《工伤处理资料汇编》《劳动人事争议处理资料汇编》,并多次上门服务,协助调解劳资纠纷17起,涉及金额近百万元。
据《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