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陕西获奖选手感言

导师寄语:

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172567040389465439.png

教师,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使者,是引领学生走向知识殿堂的引路人。在这样一个光荣而又崇高的职业中,青年教师承载着教育的未来和希望,而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便是展现他们才华的舞台,更是检验其教学实力的试金石。历史长河中,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以德服人,以教启智。而今,我们的青年教师站在新时代的风口,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正是对这份传承的有力诠释。

在本次竞赛中,陕西省代表队以扎实的教学功底、创新的教学方法和饱满的教学热情,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广泛赞誉。成绩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备课和反思,是夜以继日的资料搜集和教案打磨。每位参赛教师都如同精雕细琢的工匠,将每一堂课雕琢成一件艺术品。这种敬业精神与执着追求,正是教育工作者最宝贵的品质。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学之路永无止境。每一次竞赛都是一次自我超越的机会,每一次授课都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旅程。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环境,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拥抱变革、勇于创新。正如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因此,我们要将竞赛中的优秀教学法推广至日常教学中,让更多学生受益。

在此,我要向所有辛勤付出的青年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是最美的青春画师,用知识的颜料在学生心中描绘出五彩斑斓的梦想。同时,我也要感谢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关怀,感谢同事们的协助与鼓励,是你们让这场教学盛宴得以完美呈现。

展望未来,让我们携手并进,以这次竞赛为新的起点,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用心灵去感受教育的力量,用智慧去点亮学生的未来,共同开创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徐莹璐:

坚守“精益求精 匠心育人”初心

172567055036425729.jpg

工科组一等奖获得者

我本次青教赛参赛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国家一流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当荣获工科一等奖第二名的消息传来,我心潮澎湃,同时也感慨万分,荣誉背后是辛勤与汗水的结晶。从紧张筹备参赛材料到一遍遍在讲台上演练16个参赛节段,到最后站上国赛讲台的那一刻,每一步都是自我挑战与团队协作的结果。

参加青教赛是一场自我挑战与突破的历程。从16个节段的选取到每一个教案的设计,从课件的制作到课堂模拟演练,每个环节都凝聚了我和团队的心血与汗水。我校的《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一门具有深厚底蕴、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课程,为传承并弘扬以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陈绍蕃先生为代表的“大先生”精神,钢结构教研室全体教师始终秉承“精益求精,匠心育人”的初心。我们对16个参赛节段的选取进行反复斟酌,以覆盖整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每个节段的教学设计,更是经过多次讨论,反复推敲。教学设计上,着重在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效上苦下功夫,深入挖掘课程的知识点及思想内涵,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以最生动、最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同时,将现代教学技术融入每一堂课,比如以视频呈现的工程案例、生动的三维动画演示、线上互动答题与评价反馈、3D打印的教学模型、团队最新科研成果等等,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钢结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备赛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还记得最初打磨时,试讲效果很一般,专家提了很多我从未意识到的问题。后来,我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设计,尽最大努力提升教学表现,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案例来阐述复杂的概念和原理。通过一次次尝试、打磨,我逐渐感受到在教学上越来越游刃有余。从最初因批评而默默落泪,到后来能坦然接受并主动寻求各种见解与建议,这一转变是我从感性应对迈向理性思考的飞跃,内心力量不断增强。

当我站到国赛的讲台上,面对评委们的目光,虽有压力但仍然自信,用饱满的热情和清晰的思路呈现了一堂课,最终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与肯定。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手捧那份沉甸甸的荣誉时,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对这段经历深刻的感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提升。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学习专业知识、紧跟行业动态、扩大知识储备;在未来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要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不断促进教学相长,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科教融汇。

感谢省总工会、省教育厅、学校、学院提供的平台,我将以此为新起点,坚守“精益求精匠心育人”初心,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西安交通大学顾中亮:

一堂好课要有反思和探索

172567070743551807.jpg

医科组一等奖获得者

三年前,站上讲台的我,因为缺乏教学经验,对理论课的教学诚惶诚恐。幸运的是,学校和医院历来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我们搭建了诸多快速、稳步成长的平台,而青教赛就是其中之一。

我报名参加了2021年的院内青教赛,最终只获得三等奖。但我没有轻言放弃,通过不断复盘、研究教学过程,逐渐发现其中的奥妙——一堂真正的好课,绝不仅是讲得精彩,而是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要有反思、有探索。

2023年下半年,我再次报名参赛。备赛过程中,我重新梳理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选取兼具临床实践和理论深度的教学内容。通过备课、试讲、修改,来回打磨,形成新的教学思路和设计,这一次顺利通过院赛和校赛选拔,并拿到参加省赛的资格。

在国赛现场,我很快适应、迅速调整、完整呈现。现在回顾,从校内初赛到最终的国赛,正好10个月,恰似我们产科常说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其中的艰辛和困苦,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切体会。

备赛过程中,各级部门和团队给予我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学校和医院工会周密部署、全程保障,教发中心和竞赛专班紧密合作,共同为比赛各个环节出谋划策。从课程内容的精心组织到教学设计的不断优化,从课堂互动的巧妙设置到教学语言的精准把握,每一步都凝聚了团队的汗水和智慧。

本次获奖不仅是对我个人教学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校医学教育理念的认可。我们的临床医学教育教学,始终坚持“以本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临床专业培养中,坚持立德树人,筑牢家国情怀,以“厚基础、高素质、强技能、育人文、重交流”为教育理念,聚焦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能取得优异成绩,省总工会和教育厅有组织地动员和备赛指导是关键因素。有幸能与全省的资深教育专家面对面交流,他们展现出的教育热情和奉献精神令我印象深刻。专家们不辞辛劳、倾囊相授,对我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流程以及板书教具等进行反复推敲、修改和完善,他们不仅从技术和内容层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更在理念和思想层面植入了深厚的教育情怀。

还有几天,我们就要迎来教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对于“教育家”三个字,有一种解读是“以教育为家”,这意味着对教育的爱和忠诚,意味着寄托、归属、融入和血脉相连。衷心祝愿我们的教育事业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更加灿烂辉煌!


西北工业大学李东:

以赛促教 夯实教学基本功

172567047250721973.jpg

理科组一等奖获得者

我的参赛课程是大学物理。如何在比赛中更好地展示这门课,如何通过以赛促教提升课程质量和育人水平?就需要我们牢牢把握比赛宗旨和目标。青教赛的参赛宗旨是上好一门课,要求我们在针对参赛的课程大纲内容中做到全覆盖,因此这16个节段要包含大学物理128个学时中的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等内容。同时还要思考一个问题,大学物理课程是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都要学的,那我们的课程特色如何体现?

这次参赛其实不仅仅是简单的7个多月的备赛过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这门课程教学过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一个重新梳理和总结。

西北工业大学《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是“网络+课堂+科创”。首先,会将课程内容知识点放在大学慕课平台,针对物理课程实验性较强的特点又录制很多演示实验,这样,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既能增强学习兴趣,又进行深入思考。其次,抓好课堂组织,这也是上好一门课的要求。第三是将所学知识与科创训练相融合。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才有了我在参赛过程中对教学理念进一步归纳和总结,形成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在所参选的16个教学阶段当中,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课件PPT,都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和科创内容,由实际问题、案例和自然现象引入,采用案例教学和问题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进程设计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省教育工委组织2轮打磨,邀请各方面、各学科的专家为我们提供指导。同时,我本人也向国内物理学科组的专家进行请益,包括国家名师、往届参赛选手等。此外,学校还邀请本学科资深教授作为我们每位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可以说,比赛的成功,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指导。

在备赛过程中,西安交大徐忠锋老师说:“没有科研,何以获奖。”这句话不仅仅是为了比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课程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时代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将课程团队和国家最新科研成果与课程知识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

比赛的结束对我来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如何将这样一个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教学理念与课程内容、知识点进一步融合?如何将比赛中所有的收获和提升更好地应用于教学过程?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牢牢把握以赛促教的宗旨,进一步夯实教学基本功,专注教书育人,通过深入践行“总师育人文化”,将总师特质内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西北工业大学宋丁博男:

将比赛所获融入日常教学

172567059832358231.jpg

文科组二等奖获得者

回顾从校赛、省赛到国赛的全过程,既是一段挥洒汗水的成长经历,更是一段终生难忘的奋斗时光。我通过比赛实现了快速提升,深刻体验到教学的崇高与快乐。

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我入职西北工业大学这6年时间里,“如何上好一门课”成为我常思常悟、常感常新的一个问题。

这些年,我先后参加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陕西省课程思政大练兵和青教赛等赛事,一场场教学演练、一轮轮备赛指导、一次次专家磨课,让我有机会向校内外的各位优秀教师取经学习。回顾青教赛这一路的历程,虽然面临着种种压力,但这恰恰是解决困难的先决条件,正所谓“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不断备课、授课与反思中,我不仅产生了对自身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的切身体会,还有对达成“传道授业解惑”使命艰辛不易的深刻感悟。

在构建课程体系和准备教学竞赛的过程中,我有幸得到诸多名师的悉心指导。我深知,青教赛不仅是对教学能力的考验,也是学术底蕴的比拼。成绩的获得也离不开学校和各级工会组织的全力保障,学校工会、教务部组建导师团队,从教学设计、PPT制作、教学仪态等方面对我进行全方位指导提升。ob体育盘口 精心组织各高校名师给予我参赛指导,并在紧张的国赛中全程陪伴鼓励。我在国赛讲台上展现的教学节段,既是个人的风采展示,更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精心打磨的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现。团队是我的动力,更是我的底气。

青教赛让我对“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青教赛的赛制可以说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全方位考验,16个教学节段现场随机抽取1个讲授的方式,无疑考验着教师的沉淀与积累。为了确保每个节段都足够精彩、经得起推敲,我对16个节段共演练了100余次。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只为在比赛中呈现绝对流畅的讲解效果。依托比赛,我有机会学习和运用多方资源,将教学实践成果打磨成参赛作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我参赛的课程《宪法学原理》是法学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法学核心课程,以宪法文本、理论和实践为主要研究和教学对象,同时还担负着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和意识形态领域塑造的重要功能。

齐心协力、共同拼搏的日子已告一段落,我也将迎来新的开始,用比赛的所获所感服务于日常教学,并鼓励更多青年教师热爱教学,将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未来,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怀揣着对法学专业的热爱和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和效果,努力把参加青教赛的收获带到每一堂课。


陕西师范大学孔晓菲:

在能力范围内设计最好的课程

172567081756574022.jpg

思想政治课专项组二等奖获得者

距离第七届全国青教赛圆满落幕已有一周时间,新学年新学期也已经开始,这几天在办公室收拾书桌时,看着一堆堆资料,还是忍不住翻开,想着如何把这些材料优化使用到教学中。

我所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本科生必修的思政课之一。在参赛时,省赛和国赛都以坚持“上好一门课”为理念,具体要求是覆盖整本教材,依照教学大纲,节选16个教学片段,完成16节教学设计,制作16个PPT,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日常上课使用的是教育部统编课件,自然无法拿统编课件来参赛。所以,只能从零开始,以教材为根本遵循,又高于教材有所拓展延伸,将教材语言建构成新的教学体系。

还好,在备赛过程中,省总工会、省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省教科文卫体工会邀请省内多名专家为我们进行了2轮集中打磨,从教学内容的指导,到教学仪容仪态的纠正,再到模拟竞赛真实情境等,为我们一一把脉问诊,让我们心无旁骛地专心备赛。同时,还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坚强有力的支持,邀请省内、校内知名专家以及往届国赛参赛选手指导我们。学院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形式,让每位老师发挥自身研究专长,为我出谋划策。暑期模拟演练时,学院领导全程参与,随时指导。

备赛过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劳动,也是一场“马拉松”,需要竭尽全力投入。其中教学设计最为关键,要完全掌握这门课的主题、主线和主要目标,要熟悉各章节内容,掌握重难点,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认知规律等,要综合考量这些因素,通过小切口对内容进行重构,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竞赛是一次全面培训,更是一次自我磨砺和成长。为了凝练出最恰当的标题,总要无数次推翻重来;为了找到最典型的图片,要进行反复对比;为了把史料中的内容转化成表格或图形,往往一上午都沉浸在材料的阅读和选取中;为了熟练内容,要一遍遍练习、复盘、改进,手机存满了录制的镜头……到最后,比赛已经完全超出了它作为一次教学竞赛的意义,更是一名教师的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无论花费多少时间精力,都要在能力范围内,把这节课设计出让学生满意、让自己满意的效果。

教学竞赛真正发挥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作用。这是对平时教学基本功和综合素养的检验,是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风格、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的全面检验。此外,这也是一次全国的教学盛宴,能够和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学科的老师进行交流探讨,我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维,也被老师们拼搏努力、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

教学竞赛结束了,我的教学生涯才刚刚开始,希望自己能够把这份意义非凡的事业传承下去,用心用情上好每一节课。


转载请注明: ob体育盘口 » 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陕西获奖选手感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