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新时代“匠心” 培育更多“大国工匠”

ar 欧宝 ob体育盘口 329

何谓“工匠”?

最初的工匠,或为一种以技艺为本领而做工谋生的职业,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今时今日的工匠早已超出“谋生”这一狭小范畴,衍生成为了在某一领域技艺高超、造诣高深的技术能手。在他们身上,除了绝妙的“手艺活儿”,更值得世人尊敬的,是他们承载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一丝不苟、敬业奉献的“工匠精神”。

2016年3月5日,“工匠精神”被正式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12月14日,“工匠精神”入选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工匠”二字红遍我国大江南北,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也成为了近些年来各级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培育更多新时代工匠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我国正式吹响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号角。2017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一切都在向着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迈进。这一路上,如何加强工人阶级队伍的素质建设显得尤为关键。

近些年,全国总工会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职工的提“质”增“素”问题,全国各级工会积极响应,加强职工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造就更多“大国工匠”。

——岗位练兵,劳动竞赛,在“比拼”中强化自身能力。以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为例,该公司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劳动竞赛,近5年来已开展262项次,参赛人员达56万人次;每年开展不同工种的技能比赛,目前已有174人被授予江西省技术能手称号。

知识竞赛、技能比拼等多种形式的练兵活动为职工间互帮互助、共促发展搭建了平台。近5年来,全国职工参与劳动和技能竞赛达4.6亿人次,开展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分别达到329.5万项和94.1万项,提出了5816.6万件合理化建议,同时,推广先进操作法89.9万项。

这些数字只是众多竞赛成果的一个缩影,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竞赛也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竞赛内容从体力型转向体力与智力的双结合型;开展竞赛的行业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互联网等新兴行业转变;竞赛过程加强交流互动性,扩大范围,跨企业,甚至跨地区。

——开设课程,组织培训,让职工在学习中进步,在培养中成长。2017年上半年,大连市总工会计划举办了25个培训班,培训将课堂讲解与实际生产操作紧密结合,工会还送教上门,职工可根据意愿选择培训地点和时间段。这种培训方式受到了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截至今年9月,大连开办了21个职种的63个技能培训班,免费培训百家企业在岗职工近2000人。

工匠的核心在于技术技艺的精湛,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业务技能培训已成为接触和了解新时期工作动向及技能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工会工作中的培训任务,带动了职工从“会”到“精”再到“新”,有效夯实了工匠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开拓了大国工匠发展的新道路。

——搭建平台,传承技术,抓好“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2017年上半年,山东威海市各类创新工作室师徒结对子已形成3000多对,完成技改项目20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828项,创效8.3亿元。该市总工会命名了5个市级示范创新工作室,发放职工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奖金129.9万元。

从全国来看,97家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了创新成果3936项,其中有2037项成果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产生的经济效益达57亿元,申请专利共计857个。

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其所在行业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是弘扬劳模精神,发挥“传帮带”作用的重要平台。它是劳模精神弘扬方式的创新,是企业管理形式的创新,也是技艺传播平台建设的创新。随着其规模的逐渐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匠人在这样的平台上,发挥劳模作用,传播劳模精神,带领新一代工匠实现创新、创业、创造。(记者 刘英杰)

 据中工网

 

转载请注明: ob体育盘口 » 锻造新时代“匠心” 培育更多“大国工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