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将脱贫攻坚与城乡融合发展相结合

ar 欧宝 ob体育盘口 318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地区的群众能不能脱贫,一直是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目前,西安市建档立卡贫困户8.6万户29.4万人,在册贫困户21324户54192人。今年以来,西安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推进精准扶贫,充分发挥大城市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推动干部、资金、企业等资源下沉,带动沿山贫困地区发展,走出了一条“帮扶+开发”的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干部走下去,民心聚起来

日前,记者来到西安市鄠邑区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家佛堂村。这里地处秦岭北麓的太平峪,有天然独特的旅游资源,几年前却是省级贫困村。在西安市旅游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里注册了西安万花生态农业庄园有限公司,2016年,太平万花山风景区被纳入西安市重点旅游项目。

如今的家佛堂村,已经跻身西安市“美丽乡村”的行列,全村156户村民有63户搞起了“农家乐”。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9843元,一下越过了整体脱贫线。

这是西安市实施对口帮扶、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人是基础。西安市充分挖掘干部队伍中的人才资源,通过自主报名、组织推荐等方式,层层把关,严格筛选,一批有抱负、有能力、有真情的扶贫干部脱颖而出。市上选派1120家单位、24020名干部“上山下乡”,497支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190个省定贫困村重新选派第一书记,实现了贫困人口帮扶全覆盖、无死角。

脱贫攻坚,党建引领是关键。全市190个省级贫困村都建起了脱贫攻坚临时党支部和脱贫攻坚队。今年9月,全省首个村级联合党委在周至县成立,推动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更加坚强。为了让脱贫工作更加精准,西安市绘制了14826张“民情地图”,建立了64.95万户民情档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资金沉下去,基础强起来

脱贫攻坚,要输送充足的血液和养分,给贫困地区“强身健体”。

西安市充分发挥大城市优势,不光在财政资金支出使用上向贫困地区倾斜,同时充分盘活各类社会经济资源,为脱贫攻坚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今年以来,西安市投入各级扶贫资金5.83亿元,集中用于产业发展、公共设施、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和社会保障等。

在农村救助和帮扶方面,市上安排大口径资金11.8亿元,较上年增长29%;小额信贷有效申贷贫困户4842户,发放贷款1.6426亿元,有效申贷获贷率达到100%。市上还建立“两区帮一县”机制,对周至县、蓝田县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安排发达城区对口帮扶。

农业发展,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才是真正的小康。西安市通过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小镇、培育旅游产业等,让贫困村率先成为美丽乡村。

今年以来,西安市针对贫困村专项安排43个大型电力改造项目;25条通村公路项目已建成达标19个,86个贫困村村内道路硬化项目首批完成20个,剩余66个全面开工;全市农村自来水、安全饮水工程实现了户户通;对有条件、有基础的村统一规划、整体打造,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画面正逐步铺开。

企业引下去,群众富起来

脱贫攻坚行动要实现从“温饱型”扶贫向“发展型”扶贫转变,必须增强贫困户的自身发展能力。

实践证明,靠农民单打独斗搞产业,成不了大气候,必须走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企业道路。

作为省会城市,西安市具有完备的产业链条和丰富的产业格局,规模以上企业位居全省首位。市上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推进城市资本和农村资源的股份合作,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产业扶贫带动农户发展的新路子。

西安市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扶贫开发,先后组织55家商会、2200多家企业和市场主体进村,通过投资、信息、项目、市场、技术、就业等多种途径,带动贫困村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培育主导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帮助转移就业,提高发展能力,实现村企共建、互利共赢。

企业增强活力,群众鼓起腰包。资金和资源的高效组合,取得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西安,这样的例子很多。

秦岭北麓有丰富的山花资源,发展中蜂产业得天独厚。西安众天蜂业公司依托“政府+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带动沿山5个区(县)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累计帮扶贫困户1312户,户均养殖量约20箱、产量75公斤以上,户均收入超过7500元,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收入突破万元。

理念带下去,民风好起来

农村的贫困,除了物质上的贫困,还有文明上的落后。

西安市在推动城市“硬实力”向贫困地区聚焦的同时,也积极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带向贫困地区,用拼搏创新精神、生态环保理念、文明生活方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建设美好乡风。

西安市积极开展“十送”活动,即送爱心、结穷亲,送物资、保生活,送清洁、养习惯,送健康、去疾患,送技能、强本领,送岗位、促就业,送生产、增收入,送政策、帮落实,送文化、树理想,送信心、扬志气。这些活动有效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力量,使贫困地区不光改善了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村风村容和群众的精神面貌。

鄠邑区通过实施扶志扶智“七个一”工程,为全区贫困户每村组织一场道德评议会、每户订阅一份党报、组织一次鄠邑绿水青山生态旅游、举办一台扶贫扶志文艺会演、赠送一本扶贫扶志农民画主题口袋书、赠送一幅励志家训书法作品、每镇至少培育一名(户)脱贫典型,点燃了群众脱贫攻坚的热情。在全省第三季度脱贫攻坚工作市际间交叉检查中,鄠邑区在全省县(区、市)的排名从上季度的倒数第三名上升到了第二名。

西安市扶贫办主任张友社说,市上要求帮扶干部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帮起,让困难群众看到生活的变化,让他们更加有获得感。“十送”活动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信心满起来,自觉行动起来,彻底转变“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努力追求幸福的新生活。  (记者 肖杨)

据《陕西日报》

 

 

 

转载请注明: ob体育盘口 » 西安:将脱贫攻坚与城乡融合发展相结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