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德车桥组装车间的工人正在组装车桥。 (记者 巨跃先摄)
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工地上的劳动者。 (记者 巨跃先摄)
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 (记者 袁景智摄)
编者按 幸福源于劳动,实干成就梦想。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本报推出特别报道,讲述我们身边的劳模故事,展现新时代劳动者的风采。
马宇·永远对文物怀有敬畏之心
马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修复师,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长达26年。秦兵马俑坑出土的第一件戟、第一件石铠甲、第一件水禽的修复,都离不开他的一双巧手。
秦兵马俑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但秦兵马俑刚刚出土的时候,由于环境的变化,它们已经被压成碎片。马宇,就是一位将这千万碎片化零为整的文物修复师。
1998年,马宇参加秦陵石铠甲修复工作。在石铠甲坑现场,一领石铠甲少则四五百片,多则上千片,且每一片石甲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断裂、有的开裂、有的粉碎,修复难度极大。为了尽可能将每一粒文物残渣都恢复到位,需要关注每一片甲片的微小迹象,以便准确定位。每到夏季来临,覆盖着大棚的兵马俑坑就成了“大蒸笼”,坑内的温度往往达到40℃以上,让人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再湿。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马宇说:“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不容有丝毫失误,否则将会造成永久的遗憾。”秦陵百戏俑是模拟秦代杂技艺术而塑造的大型陶俑。每一件百戏俑的制造工艺和体量均差异较大。马宇和修复团队为每件百戏俑都制作了“私人修复支架”。为了修复百戏俑,马宇和修复团队反复设计、修改和推敲修复方案。仅仅选择修补材料,他们就制备了1200多块试验块。
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以及敢于挑战的担当精神。2007年,马宇接受博物院专项任务,负责秦俑一号坑一件彩绘戟遗迹的现场保护、提取和修复工作。该戟是1986年在秦兵马俑一号坑内发现的,横卧于地面。尤其珍贵的是该戟长2.87米,戟头连同戟柄及尾部铜镦保存完整,只不过木质戟柄已完全腐化。为了保护这一罕见的文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未敢轻易将其从泥土层中提取出来,就一直在俑坑中静静躺了20多年。
马宇带领修复团队,采用最新的修复材料和工艺,对戟进行了清理、加固、粘接、补全、作旧、封护等多项修复工作。历时一年时间,他们最终使戟恢复了本来面目。这件稀世文物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戟遗迹,获得专家高度评价,也为研究古代兵器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自1979年10月对外开放以来,世界各地的9000万游客先后来到这里瞻仰东方文化奇迹。每每看到游客景仰的神情,马宇对自己的工作就充满了神圣感。
马宇还多次参与国内其他重要考古遗址保护修复工作,包括西藏布达拉宫西经院的壁画保护、河南洛阳山陕会馆琉璃的保护修复等,获得了业内一致好评。
赵平·把自己深深地“嵌”进飞机
赵平是航空工业陕飞铆装钳工,全国劳动模范。
进入航空工业陕飞技校之后,赵平在铆工专业显示出超高的悟性。毕业后,赵平如愿进入陕飞,成为部件厂一名铆工。从此,他开始了逐梦之旅,与飞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步了解飞机研制系统和流程后,赵平感到自己很渺小。他如饥似渴地跟在师傅后面认真学艺,不懂的地方仔细研究图纸,虚心请教。几年下来,他已经能独自进行关键工序操作,逐渐成为运八飞机部件装配生产线上的“大拿”。面对大家感叹当工人难、当部装工人更难时,赵平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容易干的,只要有心就不会觉得难。”
在“空警200”预警机研制的日子里,赵平和其他陕飞人一样,没日没夜地奋战在生产第一线,创造了20个月实现载机首飞的奇迹。那段时间,他1个月没有回家,只为攻克“机翼柱形窝加工”难关,最终提前攻克了10余项部件装配难点,为后续研制赢得宝贵时间。
某型机水平尾翼在与尾段对接时出现交点对接孔位偏差,接头均为高强度合金钢,普通刀具无法加工校正。赵平认真分析后,决定采用合金钢钻头和铰刀进行加工。顶着高温,赵平站在六七米高的工作梯上,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从钻孔里飞出的钢屑打在他的胳膊上,疼痛难忍,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高水准技术发挥。
“10天内完成运九数字化生产线舱门安装……”在任务面前,赵平二话没说赶往现场。他连续十几天吃住在现场,凭着一股子拼劲终于提前一天完成任务。自此,赵平有了“拼命三郎”的绰号。
多少次深夜生产现场,有他忙碌的身影;多少次狭窄操作空间,有他挥洒的汗水。他说:“我就像是一颗铆钉,已经与工作紧紧钉在了一起,这辈子也分不开了。”就这样,赵平在铆枪、风钻、铣刀声的洗礼中踏步前行。
赵平常说,现代技能工人光能干活还不行,更要创造性地干好活。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熟练掌握装配操作基础技能,更要吃透各道工序中的图纸、工艺规程、技术条件,了解零部件装配原理。凡经他手装配的飞机零部件,无任何报废、超差现象,优质品率达到100%。
如今的赵平,每年会申报10余项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他自己制作并投入使用的10余套工装、改进刀具、应用夹具,为陕飞创造价值近100万元。他带领团队提出的流程优化、质量改进、提高效率等建议,每年为陕飞节约成本20余万元。2015年,赵平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岁月如梭。转眼间,赵平的铆工生涯已有20多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已经成长为航空工业的能工巧匠。赵平说,他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铆钉,深深地嵌进飞机。
范新阳·产品都要拿得出手
范新阳是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一车间手工焊班组组长。他一直从事国家战略战术武器型号、载人航天工程神舟逃逸系统、宇航运载助推器等固体发动机金属构件的手工焊接工作。
“某战略型号壳体装配0.5毫米的错边差就已经是合格范围了,但他却要求必须达到0.2毫米以内。”与范新阳合作的钣金工常常“抱怨”。范新阳有时一天只围着一件产品转,常常还要搭上一个晚班,凡是过手的都必须是“拿得出手的”。
30多年来,范新阳手握一把小小的焊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
据他徒弟介绍:范新阳的绝技之一,就是在没有任何试验件的情况下摸索出合适的焊接参数,其他人再依他给出的参数进行微调。工艺参数一般有一定区间,范新阳总能把这个“大区间”压缩到大家很容易掌控的“小区间”,几乎从来没有失手过。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焊”来。
胆大心细之外,范新阳还“点子多”。在逃逸发动机的焊接中,由于结构特殊,常规焊枪无法到达焊接位置。作为主操作手,范新阳把不同焊枪的部件一一拆解开来,反复琢磨研究,最终组装成了一把“特种焊枪”,完美解决了普通焊枪无法抵达的难题。
在某型号发动机研制中,焊接变形和缺陷超标成了威胁产品可能报废的“定时炸弹”,范新阳与工艺人员联手为这道工序“量身定做”了一套保障措施和操作规程。在后续生产中,不仅焊接质量高,生产效率还提高了一倍。
范新阳带徒弟,是出了名的严格。尽管“较真”“脾气不好”“牛”是同事们对范新阳最多的评价,但在他手把手教过的人眼中“那就是师傅的魅力”。范新阳经常训斥徒弟的是“你该做到的却没有做到”。他总结出“五步带徒法”,即我干你看——我干你也干——你干我看——你干我听——适时放飞。正是在这样“家长式”的教育下,他先后培养出了12名能够独当一面的高技能人才。砺人才,他探索出一套将理论知识培训和焊接实际操作训练有机结合的培养方案。明纪律,他画出“焊前五不开枪”“焊后三不交检”的执行红线。
人们常说术业有专攻,但范新阳的理解却是“知识的顶峰自会相通”。由于工作任务固定,一线操作者们只要兢兢业业,精通一门手艺就能获得不错的名声,但范新阳从不止步于对知识的追求。日常工作之余,他经常督促徒弟总结经验、研究理论,以达到开阔思维、触类旁通的目的。在徒弟眼中他博闻强识,是车间里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在范新阳的脑海中,他最佩服的还是老一代技术工人。他说,即便未来数字化、智能化取代了手工操作,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不能减慢,反而要加快。因为再先进的设备背后,还是要有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作为支撑。
肖红梅·工作要做到极致
肖红梅,九冶建设有限公司汉中分公司钢构公司普通女焊工。
从一名农民合同工到国有企业的正式员工,从焊接行业的旁观者到行家里手,这位生产一线的普通女工,用手中的焊枪编织着梦想,诠释着新时代焊接人的工匠精神。
2016年10月,肖红梅参加陕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个人第一名,荣获“陕西省技术状元”称号,一举改写了大赛自2000年以来没有女焊工夺冠的历史。
为了圆与丈夫比翼双飞的梦想,2008年,肖红梅握起了焊枪,成为一名女电焊工。为了尽快掌握焊接技术,她细心揣摩老师傅们的动作要领,不懂就问,抓住机会就练,下班回家还缠着也是焊工的丈夫给她讲解。就这样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她逐步掌握了电焊基本操作方法。
焊工这份职业的辛苦是有目共睹的。不仅要在烈日暴晒下工作,也要在寒风刺骨中施焊。无论冬夏,即使穿着牛皮防护服和绝缘鞋,肆意飞溅的铁水和火花仍然会落在手上、腿上、脚上,烫出一个个大泡。她经常忍着钻心的疼痛一蹲就是好几个小时,虽然辛苦,但依然热爱着这份工作。
面对不同焊材和等级的要求,肖红梅用心掌握不同的焊接方法。她把焊接的每个普通工件当作艺术品来细心雕琢,让每一条焊缝都均匀、平实、美观,在工作中享受着乐趣。
近年来,九冶公司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素质提升等活动。2014年,肖红梅作为青年焊工中的佼佼者,被选中参加集训,备战公司首届“助力杯”职工技能大赛。经过3个月的强化培训,她的技艺突飞猛进,最终获得了竞赛第3名的好成绩。2015年10月,肖红梅又参加“中国铝业杯”第9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个人第8名的好成绩。
2016年8月,肖红梅和另外2名女焊工被选送参加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机冶建材产业选拔赛。冒着赛场上高达40℃高温,肖红梅调整好心态,沉着冷静地焊完了3项竞赛试件,最终与公司另一位选手双双获得陕西省职工职业技能一类大赛的入场券。2016年10月22日,在陕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赛场上,她与全省31名选手一决高下,最终以个人第1名的成绩荣获“陕西省技术状元”称号。
多年来,肖红梅将高超的焊接技艺应用于生产中,有效提高了焊接质量。她先后参与施工的山西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一期轧钢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通过10多年潜心学习,刻苦训练,肖红梅的专业技术越发成熟。谈起焊工这份工作,她说:“无论难易,都要做到极致。”
评论
让技工成为骄傲的职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今天,一批掌握绝技绝活、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有力地支撑着中国制造,让陕西迈向制造业强省、中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步伐坚定有力。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制造业队伍中,仍然普遍存在传统型技工多、现代型技工少,单一型技工多、复合型技工少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扭转,很多家长都认为技校生文凭低、素质差,干技工是“低人一等”,年轻人也不愿意当技术工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意见》包括工资激励、技能形成与提升、技术工人成长通道等方面。《意见》向全社会传递出这样的信号:技工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人才资源,优秀技工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
我们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意见》落到实处,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规范培养、考核、晋升等措施办法,为技工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切实提高技工待遇,让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增强技术工人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从而激发技术工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社会共识,使技术工人成为社会上体面的职业。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郭军采写
据《陕西日报》
转载请注明: ob体育盘口 » 弘扬工匠精神 助力追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