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日,在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新厂区)三万三联合生产车间,“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法士特工匠王黎洲(右三)正为年轻员工进行数字化、智能制造实操培训。
从产业工人政治地位的提升,到收入、培训、疗休养等全方位的政策倾斜,陕西正沿着《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规划的“路线图”,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
产业工人由“工”变“匠”
7月27日,中航西飞汉中航空零组件制造有限公司,27岁的厂长助理彭晨晞正带领他的创新团队,进行新型标准件研发。“目前部分零组件已经通过评审。”彭晨晞说。
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他已完成了数百份工艺规程的编制、修改和完善。2018年彭晨晞报名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并以全国选拔赛第2名的成绩进入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2019年他与队友在“制造团队挑战赛”中以绝对优势一举夺得该项目金牌。
“是技能大赛激发了我的潜力。”彭晨晞说。2020年7月,他被评为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20年,荣获“全国劳模”称号并赴京领奖。
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通过创造性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探索“培训、练兵、比武、晋级、激励”五位一体的职业技能竞赛机制,一方面让越来越多的“彭晨晞”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促使企业产业工人由“工”到“匠”,实现企业和职工双赢。
2018年以来,全省劳动竞赛参与职工超过754.6万人次,其中2.73万名职工提升了技术等级。在开展的550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先后有1159名参赛选手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207名参赛选手获得“陕西省技术标兵”称号,37名优秀参赛选手被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针对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难题,2017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32个,下达9.2亿元用于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020年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26亿元,支持6所中职、2所高职、3所应用型大学建设11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
经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47所,开设专业15类144个,在校学生18.12万人。“十三五”期间,全省技工院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中、高级工毕业生21.59万人,成为技术工人培养主阵地。
2021年,省总工会与省人社厅共同举办优秀班组长素质能力提升示范培训,投入517.5万元,其中省总工会安排350万元,对省内2250名优秀班组长进行培训。
高技能人才收获荣誉
这几天,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徐立平,脑子一直没闲着。“省总工会落实全国总工会‘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见,一有时间我就和工友讨论这个事。”
徐立平是一名生产一线工人也是大国工匠,2018年起担任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去年我代表产业工人提议,要把小众特殊工种人才培养纳入省级职工技能大赛。今年我建议要把劳模证发放工作坚持下去。劳模证的社会效果特别好。”徐立平说。
近年来,我省在代表提名、工会干部配备、评先树优等工作上,都加大了对产业工人的倾斜力度,产业工人的政治待遇有明显提升。
2017年,省委、省政府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成立由省总工会、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陕西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让更多高技能人才收获荣誉,激发创新创造更强动力,成为我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着力点。
据统计,我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中有工人4名,占总数9.1%;省十三次党代会代表中,工人34名,占代表总数5%。十三届省人大代表中有基层一线工人23名,比上届提高0.25个百分点,达4.05%。基层一线职工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渠道进一步打通。
2017年以来,我省先后表彰 “三秦工匠”70名。各市区选树市级工匠463名。2018年以来,省总工会先后命名145名陕西产业工匠人才,支持经费共435万元。2021年,省委、省政府将“三秦工匠”表彰数量由20名增加至40名。我省选树的各级劳模以及评选的“五一劳动奖”都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
今年,省总工会向全省近6500名省部级以上劳模发放“劳模证”,向5500户劳模家庭制作发放“劳模之家”牌子。省总工会负责同志说,就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在全社会营造出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氛围。
公共服务细致入微
作为工人的“娘家人”,我省各级工会一直致力于保障维护劳动者的各种权益,组织了一批公益律师,无偿为基层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
“作为一名公益律师,我要尽最大努力让普通群众在每一起劳动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公益律师余伟安说。他曾为一名工人的工伤维权,坚持打了9年官司。
2020年,全省各级工会共组建法律服务分队60支,参与律师186人,进行实地普法宣传208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23592 份,提供现场法律咨询26955人次,现场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2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95万元。
“以前总觉得疗休养是劳模的事,想不到这好事也会落在自己头上。”来自铜川市牡丹园管理所的牡丹修剪工田粉玲说。
今年3月,省总工会联合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省国资委和省工商联下发《关于加强陕西省职工疗休养工作的意见》规定,企业工会要将职工享有疗休养权益方面内容写进集体合同。职工疗休养经费在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费中列支,每人每年不少于2000元,生产一线职工优先。发布当天,这条消息迅速在网上刷屏。
今年以来,为方便职工读书学习,该公司工会依托项目部职工书屋,建设“有声图书馆”,让职工无论在哪,扫码就能随时随地读书学习。目前,陕西职工书屋已基本覆盖企事业单位、机关社区。共建成全国总工会命名的职工书屋371家、陕西省职工书屋示范点407家。职工书屋建设呈现遍地开花态势。
陕西原有的11个市级、77个县级文化宫中,绝大多数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间,因建筑老旧、年久失修等原因,能够为职工群众提供基本文化活动的不足三分之一。近年来,省总工会投入资金1.55亿元,争取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资金1.8亿元,撬动全省市县(区)投入23亿多元,推进市县(区)工人文化宫建设项目75个,全省11市(区)实现全覆盖,107个县(区)基本全覆盖。省总工会将工人文化宫打造成为工人文化活动品牌。
为鼓励一线职工岗位成才、岗位成名,今年陕西工会开展服务职工“十个万”行动,即为万名一线职工疗休养,为万名职工提供法律服务,为万名职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为万名职工送课上门,为万名职工发放全国工会电子职工书屋阅读卡,为万名职工提供婚恋交友服务,为万名“八大群体”会员送互助保障,为万名农民工免费体检,为万名环卫工实现微心愿,与万名职工结对“交友帮扶”。
据《陕西日报》
转载请注明: ob体育盘口 » 干出新气象让产业工人“有技能”更“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