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特别提醒:户外工作人员,请调整好作业时间!

工会要闻 ob体育盘口 372

近日,一名非洲游客在天安门广场中暑的图片在网络热传,“非洲人真的更耐热吗”成为网友们热烈讨论的话题。针对这一问题,720,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召开专题发布会,介绍防暑健康科普、洪涝灾害后防疫知识。

当被问到不同种族、体质以及年龄段的人群,是不是在扛暑耐晒能力上有差异时,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朱华栋说,中暑在世界各地都会发生。

他进一步解释说,人的耐热性有一些区别,任何一个人如果在高温环境里,第一周时,发生中暑的几率是最多的,因为这时候人体对高温高热高湿的环境是不耐受的。如果温度持续一段时间,反复的进行适应的训练,这时候耐热能力就增加了。如果天气很快凉爽了,过了两三周以后,这个耐受性又下降了。

朱华栋强调,对于高温高湿,人的耐受性有一些区别,但任何人种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都有发生中暑的可能性。

此外,朱华栋强调,老年人、儿童、一些精神疾患和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果发生了中暑,死亡率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比较高,因此这些人群更是要高度重视。

在预防中暑的措施方面,朱华栋介绍说,夏天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人们应尽量避免外出,要多喝水,此外还要注意良好的睡眠,饮食要清淡。对完全室外工作的人群,他建议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果有一些中暑先兆,如头晕、头昏等症状,要及时躲在阴凉环境里,避免发生严重的中暑。

“如果有些病人出现特别严重的情况,譬如抽搐、昏迷、高温,体温居高不下就非常严重,临床有一个名词是‘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朱华栋说,在这种情况下,要第一时间联系急救专业人员,把病人尽快转运到医院。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副所长徐东群提醒大家关注几类健康影响,一是日光性皮炎,阳光强烈照射下,如果出门没有防护好,容易造成皮炎。二是因为强光的作用下,臭氧污染,对眼睛、鼻子、咽喉、气管都有强烈的刺激,会加重基础性疾病的病情。三是温度高,尽量不要在室外多活动。四是,食物容易变质,易引起急性肠胃炎。

对于户外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工、交警、交通协理人员、建筑工人,徐东群强调要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气温预报,调整好作业时间。如建筑工人,当日最高气温要达到40摄氏度以上的时候,必须停止室外露天作业。气温达到37摄氏度以上,40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在室外露天作业的累计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否则人就受不了。气温在最高的时段,不得安排露天作业,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37摄氏度以下,最好采取轮班的形式,缩短连续作业的时间,可避免中暑。(记者 姬薇)

据《工人日报》

转载请注明: ob体育盘口 » 国家卫生计生委特别提醒:户外工作人员,请调整好作业时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