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7·26”重要讲话精神 以新的精神状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工会要闻 ob体育盘口 373

  习近平总书记7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和新举措,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是继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一、历史性概括“党的主题”,旗帜鲜明地宣示道路与方向,做到心明眼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就是不断坚持改革开放的历史。从理论上看,我们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外国人没有走过、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特色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成熟,不断地发展;从实践上看,我们从大胆地闯、大胆地试逐渐走向创新创制,从局部改革逐渐向整体推进,从自发应对发展到主动作为,从外围改革转向自我革新,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关乎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和实践的历史都告诉我们,旗帜和道路问题具有极端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不断续写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践行和坚强领导下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成功实践,使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不断地充满自信,不断地做出正确的历史性选择。

  二、紧紧围绕“牢牢把握”,精准把脉我国历史大势,做到胸有成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要把人类历史发展奠定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之上,全面深化对历史发展的客观基础的认识,充分尊重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从历史自身特点出发把握历史发展大势。针对我国现阶段的特殊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认识,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按照历史主体的普遍意志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历史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历史大势所在。因此,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谋篇布局,就是对历史未来的冷静把握。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正是在深刻把握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等以人民为本的历史观的统揽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有了坚强的后盾和支撑。

  三、着力坚持“三个结合”,积极构建认识社会问题的科学范式,做到遵循有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

  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和超越,又是对现实的回应和革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5年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现实是历史的继续,只有继续坚持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大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才会大大增强。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看,只有能动地把握主客观相统一,才能站在时代制高点上无往而不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

  从国内和国际的结合看,既要有全球意识,世界眼光,又要有独立思维,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四、全面增强“能力四性”,不断提高主观能动性和判断力,做到积极有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增强党的工作的原则性,就是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征程中,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工作中,坚决和各种不良风气做斗争,坚决清除腐败现象,坚持遵守党纪国法,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变色,不变形,不迷失方向。增强党的工作的系统性,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会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全域思维,科学把握部分与整体、个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冷静分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结构特征,提高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党的工作的预见性,就是要深刻把握眼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在工作中善于把握大局大势,善于立足现在,谋划未来,要从成长中总结经验,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做到对大势判断了然于胸,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性。增强党的工作的创造性,就是要在深刻把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在联系和比较中发现创新源泉;要善于凝聚智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群众的创新智慧和创新热情,全面增强主观能动性,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积极作为。

 (作者唐震系省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

据《陕西日报》

转载请注明: ob体育盘口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7·26”重要讲话精神 以新的精神状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