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半个世纪前,陕北窑洞,一盏墨水瓶做的煤油灯见证了一名青年的成长。这位插队知青在闪烁灯光的照耀下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并由此启程,历任村支书、县委书记、地委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他,就是习近平。
时间在变、岗位在变,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亲自“挂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以组长身份总揽全局、规划蓝图、攻坚克难、善作善成。
人民网今日起陆续推出“我们的组长习近平”系列报道,回望习近平领航中国的壮阔征程,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这是一个区别以往的更高层面的改革领导中枢。敏锐的媒体开始讨论:究竟谁来领衔?
40多天之后,答案揭晓。
巨轮远航,首看掌舵者。
改革观察者们在今天回顾这一决定时,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领导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崭新局面的关键。
从2014年1月22日到2017年8月29日,中央深改组先后开会38次,习近平每一次均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审议和通过的287份改革文件,每一项都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的未来。
时至今日,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一批重要理论、制度、实践创新成果正在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
这些来之不易的改革成就,同样为外国学者所瞩目。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罗震(James Laurenceson)指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30%,如果保持这一发展势头,中国将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单一稳定来源。韩国湖西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全家霖认为,通过成立中央深改组及后续一系列改革新措施,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2.0”时代。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只有再接再厉,久久为功,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才能共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布局
——点面结合 擎画改革全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习近平有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
这个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指出,在这一总体要求下,全面深化改革就不能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
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部署的616项重点改革任务,被中央深改组纳入总盘子一并推进。从财税体制到投融资体制,从人民陪审员制度到律师制度,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现代医院管理,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从河长制到海岸线保护与利用……多点开花,多头并举,改革呈全面攻坚之势。
全面深化改革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反复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布局者,必当具备改革全局观:既加强顶层设计,又懂得摸着石头过河,既高瞻远瞩,又锐意进取。简言之,蹄疾步稳,胆大心细。
对于这一改革方法论,习近平早有阐释:“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提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上海自贸区建设最具代表性。
如果说“深耕细作”是上海自贸区取得改革成效的关键,那么“开花结果”才是它作为改革试验田更重要的价值。
今年3月,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顶层设计立足全局,基层探索观照全局。只有心怀全局,才能做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
突破
——迎难而上 释出改革诚意
改革,不能回避问题,不能绕开险阻。
“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2012年12月,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就在改革前沿广东留下这样的声音。
在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之时,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一鼓作气才是应对之道。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重大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的改革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敢不敢动自己的奶酪,是检验改革勇气和诚意的试金石。
“30年前,福建55位企业负责人大胆发出给企业‘松绑’放权的呼吁,很快在全国上下形成共识,成就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段佳话,我对此印象犹深。”
这是2014年7月8日,习近平给福建30位企业家回信中写到的话。1984年3月22日,在福州参加省厂长(经理)研究会成立大会的55名厂长、经理写信给省委领导,题目是“请给我们‘松绑’”。两天后,这封情词恳切的呼吁信全文刊登于《福建日报》头版头条。
在那个处处洋溢着改革热情的年代,“松绑”放权的影响很快从八闽遍及全国,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在这封回信中,习近平还指出,当前,各级政府正在加快转变职能、大力简政放权,目的之一就是让市场更好发力,让企业创新创造源泉更加充分涌流,这是又一次重要的“松绑”放权。
中央深改组成立以来,多项举措助推企业自主决策、平等竞争,使政府权责更加清晰、监管更加有力。
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中央深改组第十六次会议指出,对应该放给企业的权力要松开手、放到位,做到负面清单以外的事项由市场主体依法决定。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二次会议指出,要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放宽放活社会投资。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七次会议指出,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
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四次会议指出,要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
哪个问题最突出,哪个疙瘩最难解,改革就向哪里突破。只有迎难而上,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向纵深推进。
落实
——抓铁有痕 担起改革重任
全面深化改革,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责任,就是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2014年1月22日,在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做出这样的要求。
一个月后的中央深改组第二次会议,继续明确“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
记者梳理中央深改组38次会议的公开报道发现,“落实”一词共出现244次,平均一次会议出现超过6次,而且越往后频次越高。
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习近平对于狠抓改革落实的重视,鲜明地体现在他对于广大领导干部“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的要求上。
分析人士指出,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了“做人民满意百姓称赞的改革促进派”的时代命题。而在今天,改革促进派又增添了真抓实干的新内涵。
也是这一次的中央深改组会议,首次就“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进行部署:一抓主体责任,二抓督办协调,三抓督察落实,四抓完善机制,五抓改革成效,六抓成果巩固。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
督察是中央深改组确立的抓落实的重要手段。在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要求,要调配充实专门督察力量,开展对重大改革方案落实情况的督察,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
2016年开年伊始,被称为“环保钦差”的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试点工作。省委书记赵克志、时任省长张庆伟更是被督察组约谈,一时引发广泛热议。
环保督察这一工作机制,是在此前半年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确立的。
全面深化改革每进一步,中央对督察促落实的重视就向前一步。在中央深改组部署指挥下,以督察促进改革落实的正向效应不断凸显,一些存在多年的改革“中梗阻”被顺利打通。
“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是习近平3年多前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概括出的自己的执政理念。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只有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全面深化改革这艘“中国号”巨轮才能乘风破浪,稳步前行。(贾玥)
据《 人民日报 》
转载请注明: ob体育盘口 »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