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起“穷根”栽下“富苗”——丹凤县总工会扶贫模式初探

工会要闻 ob体育盘口 356

  面对深度贫困县的县情,如何攻克“贫中之贫”这座堡垒,丹凤县总工会创新工作、发挥工会优势,出台了扶志扶智、劳模助推、中蜂科养等十项扶贫行动计划,走出了一条颇具工会特色的扶贫路子 

   

  新年新气象,五保户李庆芳有了新的致富目标——扩大养殖到50头,搞个小型养殖场。

  丹凤县武关镇栗子坪村村民李庆芳是名残疾人,自2014年丹凤县总工会包扶以来,他学会了开三轮车,搞起了面粉加工、花生脱皮、饲料加工等营生,还饲养了6头黑猪。

  “工会这样下气力帮助我,再不努力,就太没良心了。”李庆芳面对未来,信心满满地说。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丹凤县总工会创新工作、发挥工会优势,结合县情出台了扶志扶智、劳模助推、中蜂科养等十项扶贫行动计划,计划从2017年至2019年,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最终攻克“贫中之贫”这座堡垒。

  扶志扶智 

  让贫困户致富的底气更足

  “每次明主席到我家,都会给我打气。如今信心有了脱贫的干劲也更足了。”说起丹凤县总工会主席明平武,家住武关镇栗子坪村苍房组的李安财有说不完的感激话。

  过去,老李对未来已经不再有盼头——妻子患有癫痫,本人有猩红热,每年要花4000多元买药。

  1月16日,老李家门口的阳坡暖意融融,他向记者和明平武算起今年的收入:蜂蜜600元、天麻1万元、黑猪2500元、菌种1500元、儿子打工1万元,担任护林员元、儿子打工1万元,担任护林员每月430元……

  老李越算账越高兴:“我现在心劲很大,开春后要扩大天麻种植规模。”

  在老李家的育菌室里,炉火正旺,一个个天麻菌棒整齐码放着。“再努力一年,明年就能脱贫。”老李看着天麻菌棒脸上笑开了花。

  明平武介绍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是关键的一环。从县总工会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先后开展脱贫攻坚巡回报告会、劳模事迹报告会、文化下乡等活动40余场,消除了贫困群众的“习惯穷”“争当穷”“无奈穷”的思想,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像李安财这样的贫困家庭,由县总领导结对包抓,首先从改变精神面貌做起。去年该村人均纯收入8700元,10户贫困户如期脱贫。

  采访中,省总工会派驻该县的扶贫干部吕晓宁和明平武商量,要在春节前利用给贫困户发放米面油等慰问品的机会,来一次“亲子讲座和健康生活讲座”,让留守妇女及贫困家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新面貌迎接新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县总工会还计划用三年时间,在26个深度贫困村建设“职工群众之家”,每家给予1-3万元的补助,力争打造成技能培训、扶志扶智、健身娱乐教育的平台。此外,县总工会还将积极探索“党建+工会+扶贫”工作模式,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激发工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产业帮扶
   让贫困户搭上顺风车快速奔小康
 

  如果说从思想上帮扶,改变当地村民的意识,只是丹凤县总工会走的第一步扶贫棋,那么接踵而至的另外多项扶贫计划,则是该县立足长远,构建扶贫工作大格局的“妙招”。

  栗子坪村沿途风光旖旎,如何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是该县总工会去年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为此,县总工会在这个村开发了“黑龙湾自驾游线路”,沿途开设了三处营地。明平武还联系到一位企业家,打算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建一家拓展训练营。届时,既可以解决不少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又能增加一份收入。

  旅游产业帮扶的思路确立之后,如何让更多的贫困户搭乘产业帮扶的顺风车快速致富奔小康?县总工会先是在沿途扶持了3家旅游示范户,每户再带动4到5户贫困户就业或者为农家乐提供自产蔬菜豆腐等。在该村上河组旅游示范户马兰根开办的农家乐里,马兰根夫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7月工会支持他开办农家乐到现在,收益大概就是2万元。另外,该村贫困户马兰林也依托农家乐把自己养殖的30箱蜂所产的蜂蜜也销售一空。

  以旅游产业帮扶在这个村初现成效后,县总工会又考虑用其他产业联动促进帮扶提质增效。在该村由工会等部门帮扶建立起的双孢菇养殖大棚里,密密麻麻的菇床散发着一股潮热的味道,大棚内正在进行人工加温发酵。村支书李安根介绍,预计春节后菇床就会生出菌菇。“第一茬菌菇生出来,村民们就有分红了。”李支书高兴地说。

  李支书称,按这20个大棚的年产量,估计每年创收可达60万元,可以带动72户贫困户分红增收,同时,可安置富余劳动力就业80人。李支书说:“工会给村上制定的产业帮扶计划,着实能让我们村看到希望。”

  而今,这个村在县总工会的帮助下,兴办天麻栽植、中蜂科养、食用菌培植、双孢菇种植、黑龙湾自驾游线路开发、生态猪养殖“六大产业”助增收,实施道路硬化13公里,修建蓄水池2个,修建入户桥2座,异地搬迁30户,危房改造13户,力争实现该村2018年退出贫困村行列工作目标。县总工会包扶武关镇栗子坪村以来,先后投入自有资金60余万元扶贫,争取到各方资金513万元。

  栗子坪村的蒋昌民是县总工会副主席彭立亚的包扶对象。蒋昌民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和俩老人有病,常年需要吃药。在工会帮扶下,老蒋今年养殖的21箱蜂产了400斤蜂蜜,除去彭立亚帮助他销售了200斤外,家里还剩下200斤,单蜂蜜就可增收1.6万元。

  今年,县总工会将继续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中蜂产业,鼓励贫困户利用山区林木资源,分片规模化发展,计划三年内发展600户,每年投入资金50万元,对20箱以上的养蜂户予以资金补助。县总工会将以合作社和产业大户为主体,通过技术、资金支持,促进合作社帮带贫困户的路径,计划发展示范大户100户,带动500户脱贫。如此产业规模,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届时,单中蜂养殖的产业顺风车,就可以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受益。

  为了将中蜂养殖培养成一个大型产业,以此促进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县总工会还计划投入资金20万元,建立中蜂科养示范基地,作为全县技术指导、学习培训、产业带动、蜂业推广、产品营销为一体的中蜂科养孵化园。所有收入将用于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

  劳模助推

  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在距离丹凤县约10公里的保定村,这里是省劳模徐升莲创业的地方,从10间破瓦房、万元资金起步。20多年间,她在一片河滩地上亲手建起一座敬老院,被誉为老人心中的活菩萨。丹凤县总工会将劳模助推脱贫列入脱贫攻坚十项行动计划之后,已经75岁的商山敬老院院长徐升莲又担负起脱贫攻坚的新任务。在丹凤县,像她这样以劳模身份助推脱贫攻坚的还有全国劳模张丹英、省劳模魏万林、刘三榜等。

  今年42岁的彭小红是徐升莲所在敬老院里的一名职工,家里曾经一贫如洗,在徐升莲的帮助下,他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马上要搬到属于自己的新房子。就在不久前收房时,徐升莲老人还借给彭小红1万元,并让自己的儿子担保给他赊了建材。在这个敬老院的32名职工中,大多是像彭小红这样的贫困户或者残疾人。

  “咱是个劳模,干公益事业,更应该有担当意识。”在徐升莲看来,自己为贫困家庭所做的,只是举手之劳。

  在龙驹寨镇赵沟村的一片林地里,成群结队的鸡在林间迈着八字步,“悠然自得”啄着食。它们的“主人”杨师傅正和妻子忙得不可开交。曾经一贫如洗的家庭在全国劳模张丹英的帮扶下不仅脱贫致富,还成为华茂牧业集团产业链上的管理人员。杨师傅告诉记者,“穷帽子摘掉了,我要像张总一样,帮助更多的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在全国劳模张丹英的带动下,单在赵村就发展了像杨师傅这样的贫困户252户从事肉鸡养殖,户均年收入1.6-5.6万元。

  和张丹英一样,省劳动模范刘三榜所在的陕西未来农业也在四坪镇花园村吸纳了90户贫困户参与公司分红,每户年均分红3000到4000元。同时,又吸纳大量贫困人口来公司从事各种养殖工作。

  今年45岁的李牢因家庭贫困至今还没有成家,曾经靠吃低保过日子。如今,他在未来农业从事管理工作,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刘三榜告诉记者,等李牢的情况慢慢好起来,打算给他找个对象。按照县总工会的安排,像刘三榜这样的省劳模,每人都至少包扶2个贫困户。可实际上,每个劳模的包扶对象都远远超过了2户。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下一步,丹凤县总工会还将成立劳模扶贫办公室,计划投入扶贫经费10万元,向全社会发起倡议,号召更多的劳模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带动更多的贫困家庭共同走向幸福。(记者 兰增干)

据《陕西工人报》

  

 

转载请注明: ob体育盘口 » 拔起“穷根”栽下“富苗”——丹凤县总工会扶贫模式初探

赞 (0)